德国工业饲料在世界工业饲料占有重要位置,2016年以年生产量2,449万吨位列全球第八,在欧洲仅次于西班牙。目前德国饲料厂数为330个,相当于中国饲料厂个数的(6,000个)5%,产量相当于中国工业饲料的13%,饲料行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高于中国。



1、饲料行业进入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提高
德国工业饲料行业历经新兴阶段和发展阶段,目前处于成熟阶段,表现为工业饲料整体产量稳定,企业数量不断减少,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大型和小型饲料加工企业的分工较为明确,大型加工企业更多地提供主要动物品种所需要的混合饲料,而小型加工企业则侧重于提供特殊动物所需要的专门饲料。
3、大型饲料企业注重科研,营养价值高
德国饲料产品科技含量较高,畜禽胴体重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源于部分大型饲料企业生产管理先进,重视科研。饲料企业普遍聘有受过相当教育程度的技术人员,同时还有自己的养殖及实验场地,以便开展实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科研投入使得饲料产品更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自身实力。而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科研投入,市场份额逐渐降低。

德国作为欧盟创始国之一,很早就享受了欧洲区域贸易一体化和低廉的税价带来的便捷。在满足国内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后,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开启饲料出口业务,目前德国每年对外出口上百万吨饲料(约占德国饲料总产量的5% ~10%)。这些出口的饲料产品主要来自大型饲料企业,与国外畜牧企业签订常年合作的采购合同来保障出口,还与国外的一些饲料企业进行技术交流,转让饲料加工专利等。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饲料需求,大型饲料企业通过开展并购快速扩张产能。

德国的农业合作社发展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了,遍布农村地区,涉及各个领域。在饲料行业中同样存在众多合作社,如德国第一大饲料公司Agravis Raiffeisen就是合作社性质的公司,按照章程规定,代表社员的利益参与经营。合作社对内以服务为主,对外则以赢利为目的。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如批量采购原材料,规范产品生产和销售标准,使用统一品牌等,降低了成员的生产成本,此类合作社的存在和发展为德国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也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